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年来25件国家赔偿典型案例
时间:2025-11-26 2:44:55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职业打假人大量出现后,法院接收的案件激增,他们将法院作为一种工具,浪费了大量的法律资源。“职业打假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牟利,很多起诉着重于能打赢和成本小、风险小,而非惩治不良商家。这就导致大量案件着眼于商品标签问题、专利号问题之类的瑕疵,而非对老百姓意义更大的质量问题。”

住建部部长王蒙徽12月23日在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说,明年将针对各类需求实行差别化调控政策,满足首套刚需、支持改善需求、遏制投机炒房。库存仍然较多的部分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继续做好去库存工作。

《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5年来25件国家赔偿典型案例》2016年,北京市第三中级法院审理过一个案件,大学生孙某多次登录某论坛,上传视频供人观看、下载,其中含有具体描绘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性行为的内容。经鉴定视频中40部属于淫秽物品。孙某因犯传播淫秽物品罪,获刑一年六个月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我国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意义何在?
  • 美疫苗现过敏反应 专家称或与聚乙二醇有关
  • 伊朗政府批准向乌航客机事件遇难者家庭进行赔偿
  •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航天发射榜首
  • 传播疫情不实信息 澳大利亚名厨脸书账号被封
  • 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
  • 上海办健身卡将有7天"冷静期" 明年1月1日起实行
  • 生意失败债台高筑,男子竟还打赏主播50多万元
  • 春节前动态清零!我国将督促解决农民工欠薪
  • 春运|12306售票提前了 60岁以上旅客优先排下铺
  • 空气卫士or健康杀手?“不,我只是一盆绿植”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